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2020的博文

Hackintosh 黑苹果 BIOS 隐藏参数设置

制作Grub启动盘 下载 Grub Bootloader  ; 将  modGRUBShell.efi  更名为 BOOTX64.efi; 用 DiskGenius 使用 GUID 分区格式化 U 盘; 把  BOOTX64.efi 拷贝至 U 盘 ESP 分区下的 /EFI/BOOT/ 目录中。

Play with Hackintosh 折腾黑苹果

图片
家里的台式机是7、8年前配的。本来使用上没什么问题,性能也过得去,但最近几个月在家的时间变长以后,就动了升级的念头。 因为没有玩游戏的需求,所以购买了戴尔的 Optiplex 7070 Small Form Factor。大致配置为:i7 9700/64G ddr2666/512G Nvme SSD。这个配置如果只是作为日常使用,应该再用个5、6年没什么问题。 既然买了新电脑,难免要稍微折腾一下,上次配电脑折腾的还是超频,这次想折腾一下黑苹果。我在购买的时候,是没有特意为黑苹果准备配置的,想到安装的时候,才发现,其实这个配置还挺合适的。而且 Optiplex 7070 有双DP输出接口,也应该可以比较好地支持双4K屏幕。 接下来是大约一周时间的 Research。总体来说,对于一个技术细分领域的讨论,英文社区的含金量还是高很多。我的大部分现在看来最有用的关于 Hackintosh 的知识点,是来自于 TonyMacX86、InsanelyMac 和 Reddit。而中文世界里面,这个领域的内容,黑果小兵也非常全面,但它主要是帮助我理解原理和背景,而不是实际解决问题。 实际操作安装和系统调整,又花费了1到2周时间。这跟大部分试图尽可能理解黑苹果运作原理的爱好者,初次安装系统所花的时间比起来,并不算太长。但整个过程也算不是太轻松了。 最后的成果还是挺令人满意的。 除了戴尔本身设置的功耗墙,这台机器在Mac系统下基本可以发挥 100% 的性能。 可以完全无障碍地使用两台4k显示器来输出,这几乎达到了 UHD630 极限。 除了深度睡眠以外,几乎所有的功能都可以正常使用,目前的睡眠功耗大约15W左右。 经历过一次系统升级,从 Catalina 10.15.3 -> 10.15.4,很顺利。 目前的系统,是使用 Clover Bootloader 引导的,在未来的几个月里面,另外一个更现代化的引导程序 OpenCore 如果变得成熟一点,我会考虑迁移至 OC。 花一点时间,让一台普通 PC 能够比较完整地运行 MacOS,还是挺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 这也是最近不多的让自己值得高兴的事情之一。

阅读笔记《清教徒的礼物》第三篇

第三篇  万恶的“专家”崇拜 数据统计是很好的仆人、很坏的主人——笔者 第十二章  “专家”崇拜的起源和本质 专家崇拜是新泰勒主义的表现形式,它终结了美国管理的黄金时代。 专家崇拜用数个专家代替一个通才,造成了责任分散,不好问责的状况。 直线职能制度吸引了传统泰勒主义的专家后,形成了财务、人事、技术等职能部门。 而新泰勒主义试图完全废除直线。 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的办公室有一句标语是反对新泰勒主义的: “宾菲所有的价值都能剂量,也并非所有能计量的都有价值。” 受新泰勒主义影响的组织特点: 管理者只能是受过“科学”测量训练的人。专家之所以迷恋“统计数据”,是因为缺乏“领域知识”; 区分是否专家只看文凭。 运营模式自上而下 很难做到责任到人 专家,而不是真正进行经营的人来进行重大决策 1970年后,公司管理者企图让公司回到“内部市场”状态,想让不同部门互相独立相互竞争; 1970年之后盛行的绩效工资制(之前是等级工资),忽略了个人对公司做出贡献是取决于上级、同事和下级的支持, 只强调个人贡献,让公司分崩离析。 新泰勒主义也让会计师被神话,会计师只从财务层面来管理,本质上是自上而下的。 公司部门的自负盈亏,也让公司不同部门之间不愿意传递信息。 会计师和销售出身的公司领导者,用财务至上和品牌至上的理论来支撑管理,而缺乏领域知识。 在这种环境下,很多高级管理者看起来可以轻松跨越公司甚至跨越行业。 外包泛滥也是新泰勒主义造成的后果,人们认为外包更加“专业”。 第十三章  “专家”崇拜对龙头企业的影响 黄金时代的大公司领导者大都符合这种理想形象:既是好听众又是老大哥,与整个高管团队共担责任,只多拿一点点薪水。。 因为“专家”崇拜,1970年后的首席执行官全权负责公司运营,并领着远高于其他经理人的薪水。 “专家”崇拜还让整个公司都把制作好看的数据成为第一要务,甚至超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通用汽车1968年通过调整质量标准的衡量数字来达到结果的好看——揉捏数字 通用汽车1986年通过解雇正式员工而让他们成为收入更高的外包来体现更好的财务数字——改变数字背后的意义。 19...

阅读笔记《清教徒的礼物》第二篇

图片
第二篇  美国作为工业强国的崛起 第五章  罗斯维尔上校设计原型 罗斯维尔 ·李 上校 1815年到1833年 担任斯普林菲尔德军工厂厂长期间,该厂成为现代化生产和企业管理的雏形。 有完备的管理层级;奉行自上而下的管理。 随后,在效仿了纺织厂在 优秀技工人才库打造 和 基本采购销售技能培养 这两方面以后, 斯普林菲尔德军工厂逐渐成为了标准化生产(相对地)的代表。 (真正的零部件一致性在1914年福特批量生产T型车以后才出现。) 美国人的教育普及让普通工人更愿意接受新兴的机器和管理方法。 机器零件的可替换性,有重大意义。 实用主义 因为英国的火车容易在美国的铁轨上出轨,美国人没有选择重新铺设铁轨, 而是为了适应美国不太平整的铁轨,发明了有前转向架的乔纳森大哥火车头。 第六章  英国不再是“世界工厂” 第一次工业革命大部分是英国的事,第二次工业革命大部分是美国的事。 “美国制造系统”重新定义了“组装”assemble 英国的第一次机会 1808年,朴次茅斯海军部的“滑块厂”是世界首批流水作业线。 它值得惊叹的并不是一台一台机器,而是多台机器组成的流水作业线。 在英国似乎没有人领会到,“系统”比所有部件加在一起都更有意义,尽管滑块长并没有隐瞒流水线作业的存在。 英国的第二次机会 在1851年伦敦第一次世博会和1853年纽约第二次世博会后,英国引进了“美国制造系统”,但这些新的系统在英国发展缓慢。 英国的第三次机会 二战后,在美国国务院的倡议下,英国和日本都参观了美国制造商。两国参观后都撰写了非常有价值的报告,但日本付诸实践,英国却束之高阁。 第七章  麦卡勒姆创建M型公司 1848年加入伊铁公司的麦卡勒姆, 把分部型组织架构,和李的直线职能汇报制度结合起来, 在按地域划分的分公司种设置一层按职能划分的部门。 商业记者普尔(标准普尔指数创办人的祖先),总结了麦卡勒姆管理种的三个要点: 组织——恰当的职责划分; 沟通——理顺汇报流程; 信息——建立数据库,为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他还指出了弥补这个管理方法中缺陷的方法: 高层管理者要变成...

阅读笔记《清教徒的礼物》第一篇

第一篇  渊源 第一章  美国管理文化的清教渊源 影响大部分美 国公民价值观的传统美国社会的四个特点: 人生目标不管多么模糊,归根到底都是建造人间天国(Kingdom of Heaven on Earth); 拥有机械天赋、喜欢亲力亲为的技师精神; 把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道德观念; 能够根据大大小小的目的协调各种财力、物力和人力的组织能力。 法国赋予传统美国第五个特点(这个特点非常不英国): 重视技术,尊重技术专家(这里的技术是指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7世纪30年代的清教徒大移民是一次组织工作杰作。 弗吉尼亚公司在1607年在北美建立第一个永久英国殖民地。 凡尔纳:意大利人是音乐家、德国人是形而上学者、新英格兰人是工程师 美国的两个俗语:hands on / can do 各种各样的机会等着被利用/值得一做 17世纪英国移民的清教徒理念,在19世纪得到德国和俄国犹太人的继承和巩固了这一理念。 物质世界是邪恶的,精神世界是美好的。物质世界成为可利用的资源。 所以清教主义本质上具有剥削性。 清教主义(新教)和资本主义的诞生相生相伴。 美国工商界的核心是既尊重个体权利又尊重集体权利(共治)。这带来了市场经济。 第二章  17世纪30年代的清教徒移民浪潮 1606年 英国移民选择了非清教主义的任性做法,选择温暖而漫长的航线前往弗吉尼亚,导致到达时错过了播种的季节。另外,他们的队伍中还缺乏又工匠技能的人。出航时144人,一年后只剩38人。 到1622年,每10000个启航前往弗吉尼亚的人中只有2000人活着,以致于英国王室在1624年吊销了弗吉尼亚公司的执照。 温斯罗普的两大宣言:清教徒奉上帝旨意去新英格兰建造人间天国;作为商人让投资有所回报。 影响清教徒大移民结果的两个关键决策: 温斯罗普及其同伴在启航前得到了马萨诸塞海湾公司的所有股份; 马萨诸塞海湾公司的执照和总部随着远征队一起转移到新英格兰。 马萨诸塞公司选择温斯罗普也体现了 唯才是举 的特征。 既然没有人知道所有答案,也没有人拥有所有技能,那么以群能干的、博识的、敬业的人围绕...